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六百八十七章 发展(下)

迷失在白垩纪 林中之马的魔王 2105 2024-03-07 16:57:02

“步子大了容易扯到蛋。”李乡在联盟专业技术人员的碰头会上有些酸溜溜地说道。“只是做出了一个简单的机器就不知道天高地厚了?锅炉是压力容器,很危险,只要什么地方没搞好,蒸汽泄漏甚至是爆炸都有可能造成严重的事故!而且现在这个情况,你们谁懂铆工?现在连个炉子都没有,你们要怎么加工出符合需要的配件?怎么装配?”

“这些我们都会考虑,李工,你考虑好自己那块的事情,早点把民用电搞出来让我们用上电灯电脑就行了。”张四海不客气地说道。“真要说危险,电死人的事情可比锅炉爆炸的事故多多了,你还是多考虑一下那方面的事情吧。”

“真是走回头路!”李乡低声地说道。

他说得也没错,联盟现在清点出来并且列入保存计划的机器绝大多数都是以电力为动力源,姑且不说他们这些人能不能克服技术和材料上的困难复原出锅驼机,即使是复制出来,动力的转换也是一个大问题。

张四海刚想反唇相讥,张晓舟赶快把话题接了过去:“未来的趋势肯定还是用电,木头的热值太低,木炭的生产也不容易,但在发电、变电和输电的技术问题解决之前,用蒸汽机过渡一下也是合理的选择。李工,张工,你们两位其实可以合作一下,用锅驼机做动力带动发电机发电也是一个解决问题的思路。”

有他出来打圆场,两人各自哼了一声没有再说话。

“如果没有问题的话,我们继续讨论下一个问题?”张晓舟说道。

对于这样的争执他也没有办法,只能和稀泥。联盟的资源就这么多,在生产力和农业还很不发达的当下,不可能养太多的全职技术人员,蒸汽机小组的人多了,电力小组的人自然就少了。另一方面,李乡带着的那群学生理论还可以,实际动手能力却不强,很多构想都必须依靠张四海和他手下的这些技工来实现,如果张四海他们都去忙自己的项目了,可想而知,电力小组的进度就肯定完蛋了。

而让李乡更加不能接受的是,他听说张四海等人正在考虑用铜管来做蒸汽机的连接管,毕竟铜的熔点比钢和铁低得多,也容易塑形和加工。但开发区能够找到的铜的来源除了少量的铜器之外,最大的来源就是地下的那些电线和电缆,尤其是电缆。

可这些东西都是李乡早已经瞄好了,要妥善地保存起来以后用作输电线路使用的,一旦被张四海等人拿去剥开外皮把铜芯弄出来,这些电缆就彻底废了,以他们现在的技术水平,根本就没有能力重新制作任何一根符合要求的电缆。

他甚至专门去找了张晓舟,对于这样的想法进行强烈的抗议。

“这是典型的因小失大!他们要的只是原料铜,什么铜都可以用,但这些电缆要是毁了,几百年内都不可能做出新的来!张主席,这是犯罪啊!”

他的话当然没有错,张晓舟不懂电力相关的知识,也不知道未来是不是真的就没有别的替代方法,但他很清楚,以他们现在的能力和研究进度,要用的上这些电缆送电起码也是十年以后的事情,而在几年内复制出蒸汽机的可能性却要大得多。

电力肯定是最终的选择,这也是历史已经证明了的结果。但他们不可能就一直死死地等着电力部门出结果,中间这段时间就一直依靠人力。

张四海专门找了国土学校图书馆里的资料来和他一起进行研究,以他们现在所处的环境,最不缺乏的就是木头,所以能够以多种原料为燃料驱动,机构简单适用范围很广的锅驼机就成了最好的选择。这种机械从十八世纪发明出来之后,一直用到了二十世纪中期,建国后很多地方都还一直在用,足以证明它的价值。

而且从蒸汽机入手,对于他们理解机械的构造,进一步设计和制造以生物柴油或者是高浓度酒精为燃料的内燃机也有很大的意义。

李乡的话当然有道理,张四海等人需要的并不是电缆,而是电缆里面的铜芯,要是有更好的选择,他们也不想费时费力地去剥电缆外面的那层绝缘材料,但问题就在于,他们没能找到铜矿的来源,这些电缆就成了他们唯一的选择。

张四海已经开始找负责水泥生产的老师讨论炼钢炉和坩埚的事情,炼钢炉也许一时造不出来,但他们起码能先弄出个炼铁的炉子,用原始的打铁的方式,以现有的铸铁件加工一些傻大黑粗的部件来。然后再用这个炉子加热铜材加工出各种形状的铜管。

第一台蒸汽机不用考虑体积要多小型化,要多精巧,甚至不需要考虑任何外形美观的问题,只要能够满足联盟一直以来所推崇的“安全”、“能用”两个标准,那就是巨大的成功。在这之后,他们再来着手考虑小型化的问题,到时候,抽水,加工木材,带动树皮粉处理机,甚至是带动小型发电机,他们的生活就将实现一个质的飞跃。

如果他们能够让驼驼机足够小型化,直接用来作为汽车的动力,让它名副其实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不,那样或许不太现实,那干脆把它放大让它具备更大的功率,制作火车呢?

那样的话,八十公里外的彩虹山脉也将不算什么。

不,这想得太远了,张晓舟下意识地摇了摇头,修建铁路不但意味着铁矿的发现和利用,还有一个大前提是农业生产力已经强大到足够让更多人离开田地投入到工业和基础建设当中,更何况,漫长的铁路如何保护路基不受恐龙的破坏也是一个巨大的问题。

但他相信,也许会遥远一些,但未来这样的梦想一定能够实现。

这样的事情听起来是一种技术的严重倒退,但对于他们这些人来说,却是一个巨大的跨越。

几百年前……不,确切地说是他们来之前的那个时间段几百年前的人都能制造出有实用价值的蒸汽机,他们这些对于原理一清二楚的后来者没有理由做不出来。

张晓舟对联盟的未来充满信心,但他很清楚,这不会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如果不能把注意力集中在他们当前能做的这些事情上,竭尽全力去把它们做好,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那这些东西就永远只是遐想。

“我们现在的烧炭技术还有没有优化的可能?刘老师,烧炭窑还能不能做得更大一些?现在一窑只能出不到一吨木炭,这个效率已经严重满足不了各方各面的需求,对于人力的要求也太大了。除了修建更多的炭窑,投入更多的人力,我们还能不能想想别的办法?”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反馈
反馈